(全日制专硕)工程硕士-食品工程
领域代码:085231
一、领域培养目标
食品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侧重于食品工程应用,主要面向食品行业及相关工程和管理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工程设计、食品质量检测与安全控制、食品生产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领域培养要求: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食品工程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食品工程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食品研发、食品工程技术改造、工程研究、工艺开发、生产与质量工程管理等能力。
3.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科学创新理念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科学进步服务。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础学制为2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为22学分,学位课为18学分,必修环节为8学分。同等学历或跨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学习年限 |
总学分 |
课程学分 |
学位课学分 |
学位课 及格成绩 |
其它课 及格成绩 |
2-3年 |
30 |
22 |
18 |
70 |
60 |
四、培养方式
1.实行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2.学位论文实行导师负责制,要求与具有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五、领域课程设置
类别 |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学位课 |
公共课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
外国语 |
80 |
2 |
1 |
领域 主干课 |
ZQGC03101 |
高级食品微生物学 |
24/8 |
2 |
1 |
ZQGC03102 |
高级食品化学 |
24/8 |
2 |
1 |
ZQGC03103 |
农产品贮藏加工进展 |
32 |
2 |
1 |
ZQGC03104 |
动物食品科学 |
32 |
2 |
1 |
ZQGC03105 |
粮油加工科学 |
24/8 |
2 |
1 |
ZQGC03106 |
农产品加工综合实践 |
24/8 |
2 |
1 |
ZQGC03107 |
食品工程设计综合实践 |
24/8 |
2 |
1 |
非学位课 |
公共选修课 |
|
学术会议交流英语 |
16 |
1 |
1 |
|
西方文化赏析 |
16 |
1 |
1 |
|
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1 |
|
第二外国语(英语) |
|
|
|
专业 选修课 (4学分) |
ZQGC03201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24 |
1.5 |
1 |
ZQGC03202 |
长白山野生可食资源 |
16 |
1 |
1 |
ZQGC03203 |
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 |
24 |
1.5 |
1 |
ZQGC03204 |
功能性食品 |
16 |
1.5 |
1 |
ZQGC03205 |
食品发酵原理与技术 |
24 |
1.5 |
1 |
ZQGC03206 |
创新思维与新产品开发 |
24 |
1 |
1 |
必修环节 |
ZQGC03301 |
开题报告 |
|
1 |
2 |
ZQGC03302 |
中期考核 |
|
1 |
2-3 |
ZQGC03303 |
校外实践 |
|
6 |
2-4 |
|
|
|
|
|
|
|
|
六、必修环节
1、开题报告
食品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一般应于第1学期末或第2学期初提交开题报告,要求提交文字材料和多媒体幻灯片,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实践研究的关键问题、意义、实践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预期结果。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学生所作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开题报告通过后记1学分,具体办法按照《吉林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
2、中期考核
食品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2学期末或第3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开题报告,论文选题和身体状况等。考核形式采取PPT汇报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论文开题的进展情况等;中期考核结果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研究生中期考核成绩优秀比例不超过参加考核人数的30%,具体办法按《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规定》执行。
3、校外实践要求
在校外进行实践和研究时间不少于12个月,研究生应认真填写《吉林农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登记表》,并经教学实践单位、导师、所在学院审核,凡达到要求者即可获得6学分。
七、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 应来自生产实际,可为食品加工新工艺、农产品加工工程与设计、食品工程设计与可行性研究、食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解决食品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技术水平。
2、论文的内容 可以是农产品、食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制,食品企业技术改造,食品产业加工技术与发展的调查,食品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模式等。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技改报告、调研报告等。
3、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产品加工工程与技术推广中、企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食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5位以上专家组成,其中至少一位为校外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专家。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
八、学位授予
学位授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吉林农业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和要求,取得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完成学校规定的所有培养环节,向所在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和校研究生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学位申请,审查合格后,进入论文评审和答辩环节。答辩合格者经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研究生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
九、本培养方案自2014级研究生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