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农业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本科专业设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本科专业设置 > 正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8-06-21  点击次数: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           专业简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始建于1984年农畜产品加工专业,1995

年更名为农产品贮运加工专业,1999年更名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年被评为吉林省特色专业,国家特色专业,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专业,同年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被学校作为一本招生试点专业,2013年实施英才班培养计划,2014年被评为吉林省品牌专业。该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食品科学二级博士授予权。本专业设有食品科学和农产品贮藏加工两个教研室,畜产食品加工和农产品贮藏加工两个一级实验室。

本专业依托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省教育厅农产品深加工与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食品生物制造科技创新中心、省发改委食品工程与食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与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有教育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与吉林华正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三十多年来,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900余人,现有在校本科生452人;培养全日制及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560人,在校各类研究生247人;培养博士研究生15名,在校博士研究生21名。

二、           培养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英才)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理论,掌握食品科学、食品加工、食品工程知识,具备食品工程设计及加工技能,能在食品及相关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与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研究型高级专业人才。

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理论,掌握食品科学、食品加工、食品工程知识,具备食品工程设计及加工操作技能,能在食品及相关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与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三、           主要专业方向和主干课程

本专业主要专业方向有肉蛋奶等畜产食品加工、果蔬贮藏与加

工、农产品加工。主干学科为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工程制图、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食品卫生检验、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新产品开发、乳品科学与工艺、肉品科学与工艺、果蔬贮藏加工学、粮油加工学、酿酒工艺学等。英才班设置有动物食品科学与工艺、果蔬加工科学与工艺、谷物科学与技术、酿造科学与技术、教授讲座等课程。

四、           就业去向

毕业生可到食品及农产品贮藏加工相关的企业、业务管理部门、大专院校及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食品技术、品质控制、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产品研发、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五、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食品科学和农产品贮藏加工两个教研室,共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教师中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长白山学者、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学科领军教授等称号10人次。

七、           专业实验室及主要仪器设备

本专业拥有畜产食品加工实验室和农产品贮藏加工实验室及果酒加工,乳品饮料加工,肉制品加工等中试实验室。实验室面积1100平方米,拥有灌肠及酱卤制品生产线、果酒发酵灌装生产线、酸奶饮料生产线;有真空冷冻干燥机、超高压处理装置、超临界流体萃取、气调保鲜包装机、超微粉碎机、喷雾干燥机等先进的食品加工设备;有肉类成分分析仪、乳成分分析仪、质构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激光粒度分布仪等先进的分析检测仪器。仪器设备总值1600余万元。

八、           5年承担的代表性科学研究课题

本专业近五年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农业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

主要项目如下:

1、玉米主食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示范,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2012BAD37B05)计划,2012-2015902万元;

2、玉米食品品质变化机理研究与品质评价体系构建,财政部公益性(粮食)行业专项(201313011-3),2013-2015439万元;

3、超溶蛋清蛋白粉的中试及产业化开发,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1GB2B100001),2011-2013300万元;

4、有机酸压热酸解与淀粉酶生产慢消化淀粉中试,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3GB2B100109),2013-201560万元;

5、鲜食玉米品质变化机理及质构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759),2012-201546万元;

6、玉米食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中试示范,吉林省科技厅产业技术创兴战略联盟(20130305027NY),2013-201540万元;

7、人参系列产品开发研究,吉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20130206046NY),2010-201328万元;

8、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影响小鼠胰腺氧自由基生成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000769),2011-201318万元;

9、山葡萄白兰地加工关键工艺研究与开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40204049NY),2014-201617万元。

10、池沼公鱼抗凝血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吉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30206061YY),2013-201512万元。

九、      5年代表性成果及奖励

本专业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3项,省级科研成果1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获得中华农业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50余篇。

获得奖励:

1、玉米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中华农业科技成果一等奖,2015

2、玉米绿色供应链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

3、蜜环菌功能性食品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研究,省科技术进步一等奖,2010

4、新型发酵肉制品加工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

5、中国农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

6、农业部中华科教基金项目中国农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7、畜产食品科学与工艺系列课程团队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2013

8、山葡萄洒降酸菌的筛选及降酸效应研究,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2013

授权专利:

1、一种全营养玉米饼干专用粉及其生产方法,ZL 201510243633.X2015. 09. 23

2、一种改性乳清蛋白的制备方法,ZL 201410668272.92015. 08. 19

3、一种酱卤制品的保湿和护色方法,ZL 201310506533.22014. 02. 19

4、一种人参乳酸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ZL 201310070980.82013. 11. 20

5、一种固定化发酵酿造人参醋的工艺方法,ZL 201210416145.02013. 01. 30

学术论文:

1Wei Li, Hainan Lan, Huimin Liu, Zhiling Fu, Yanhong Yang, Weiwei Han, Feng Guo, Yu Liu, Hui Zhang, Jingsheng Liu*, Xin Zheng*. The activation and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of the growth hormone receptor induced by pGH or anti-idiotyp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 primary rat hepatocytes. Molecular and Cellular Endocrinology, 2013, 376(1-2): 51-59 (SCI, IF: 4.405).

2Huimin Liu, Liangcheng Chen, Quan Li, Mingzhu Zheng, Jingsheng Liu*. Computational Study on Substrate Specificity of a Novel Cysteine Protease 1 Precursor from Zea may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4, 15(6): 10459-10478 (SCI, IF: 2.862).

3Chunmei Gu, Hongsheng Qu, Lingling Han, Xinxiu Song, Linlin Zhao, Wenfa Lu*. The Effect of Raw Soybean on Oxidative Status of Digestive Organs in M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1, 12(12): 8836-8845 (SCI, IF: 2.862).

4Chunmei Gu, Hongbin Pan, Zewei Sun, Guixin Qin. Effect of Soybean Variety on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Content, and Growth Performance and Nutrients Metabolism in Ra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0, 11(3): 1048-1056 (SCI, IF: 2.862).

5Liyan Wang, Yan Dong, Haitao Men, Jin Tong, Jiang Zhou*.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ctive films based on chitosan incorporated tea polyphenols. Food Hydrocolloids, 2013, 32(1): 35-41 (SCI, IF: 4.09).

6Lili Ren, Man Jiang, Liyan Wang, Jiang Zhou*, Jin Tong. A method for improving dispersion of starch nanocrystals in water through crosslinking modification with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2, 87(2): 1874-1876. (SCI, IF: 4.074).

7Xuejun Liu, Jianwei Li. Application of response surface protein hydrolysis process crucian carp.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 24: 8069-8072 (EI).

8Qianqian Gao, Xuejun Liu*, Dongjiao Wang, Jing Cheng, Lili Zhou. The Research of Ginseng Blueberry Chewable Tablet.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554-556: 1515-1520 (EI).


上一条:粮食工程专业

关闭

Copyright?2018·版权所有 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技术支持 : 信息化中心   院长信箱:shike@jlau.edu.cn  管理登录

  • 首页
  • 电话
  • 留言